« 一觉醒来发现自己成了香饽饽” | Main | 给兔子打电话 »

我与点心有个约会

帮朋友杂志诌的稿,嘻嘻,多是资料的堆砌。


题记:
萧伯纳有句名言:“破落户的英国绅士,一旦卖掉了最后的礼服,那钱往往还是饮下午茶用的。”下午四时的饮茶习俗成了英国人雷打不动的原则。一首英国民歌这样唱道:“当那时钟敲响了第四响,一切的活动皆因饮茶而中止……”
这倒与香港人的“饮茶”互成异趣了,香港地窄人多,居住环境狭窄,一家大小相约在茶楼,“慢慢叹茶”(叹,即享受之意),共享天伦,其乐无穷。
当然, “英式下午茶”也好,“港式饮茶”也罢,不外乎是喝茶叶泡的水,吃各色点心,和知己好友闲聊——喝茶是引子,点心用来助兴,最终的目的是闲聊。


我与点心有个约会


细说从头

“点心”这个词语,原意是饿时略为进食,后来演变为“略进食物”的意思。早於二千五百年前的楚辞中已有记载。

点心的蓬勃时期则于20世纪廿年代初才真正开始,原因是当时“满清”后人不用工作,无事可做之余终日流连饮食场所,以致酒楼茶室数目激增,在竞争激烈的情况下,各大茶室及酒楼均各自推出不同点心、糕点,令本来已是种类繁多的点心、糕点更见多变。

点心虽然不是广东人发明,但把点心发扬光大的必定是广东人,更把它传遍世界各地。从清同治年间开始,广东一地的商人们便喜欢聚到茶楼,一边谈生意,一边品尝“一盅两件”(也就是说一进茶楼最少要来个一碗茶、两样点心),所以上茶楼也被称为“饮茶”。清末时,广州的“二厘馆”(即每位二厘钱)茶楼就已存在。这种“二厘馆”,一般用石湾粗制的绿釉壶泡茶,还供应芽菜粉,松糕、大包等价廉物美的“茶点”。

四川人也讲究饮茶,说一句“四川茶馆甲天下”并不过份。川人尤喜“摆龙门阵”,即在熙来攘往的茶馆之中,一边品饮盖碗茶,一边海阔天空,谈笑风生,同时佐以茶点小吃和曲艺表演,实为人生至乐。但茶点不外乎就是些牛肉干花生瓜子一类,至多再叫上份酸辣粉凉面什么的,终究上不了台面。

江南人也有上茶楼吃点心小聚的风俗。汪曾祺先生在散文《故人往事》中说:“摆酒请客,过于隆重。吃早茶则较为简便,所费不多。朋友小聚,店铺与行客洽谈生意,大都是上茶馆。间或也有为了房地纠纷到茶馆来“说事”的,有人居中调停,两下拉拢;有人仗义执言,明辨是非,有点类似江南的‘吃讲茶’。”这般看来与粤人的“饮茶”相差无几了。

有时候常想,如果不是改革开放,如果不是受到香港文化的影响,“粤语”能否拥有如此之多的Fans?而与之相比,粤人的“饮茶”倒是颇具“酒香不怕巷子深”的实力,即使没有那么多“如果”,港式饮茶凭借其美味的点心也足可达到北上燎原之势。

上世纪90年代中期是港式饮茶在内地乃至福州的鼎盛时期,大小平价茶楼先后涌现,尤以大三元,伊法达等为代表。彼时,饮茶不仅是时尚和风雅的代名词,更是对本地人生活时间和生活方式的一种“革命”。首先,人们打破了传统的吃饭时间,将早餐延长到接近中午的时间,模糊了早点和午饭的界限;而且,人们获得了一种崭新的用餐方式,那种可以将食物放在推车上供人们活灵活现观看和选择的方式,深深地打动了人们。最重要的是,当热乎乎的蒸笼放上餐桌的那一刻,顾客顿时有了上帝的感觉,完全体会到了餐饮服务行业的真谛。

惜乎那时的福州人尚不具备粤人闲适的生活态度,1996年后,各家港式茶楼日渐势微,取而代之兴起的是川菜馆和各色茶艺居。


再续前缘

2000年左右,港式饮茶再次进入福州人的视线。只是,它一向高举不缀的平民化招牌受到了挑战:

——对正宗粤人而言,一早独上茶楼,一盅两件,算是早餐;午间休息时约了亲朋戚友上茶楼,那是便饭;到了晚间十点后,一为"叹番下"(享受一番),二为交流信息,联络感情,饮夜茶是最好的选择。

——而本地近年来颇少见当年的平价茶楼,反倒是多家中高档酒楼酒店纷纷推出午晚茶,如大世界酒楼,金源国际大饭店,阳光假日酒店,原本全嘉福酒楼的港式饮茶价格适中茶点美味,惜乎去年关了门。算起来,打着平民招牌的也只得东街口“白孔雀”一家。

不过,平民化有平民化的好处,高档有高档的妙招。酒楼有高级厨师作后盾,能在茶点上下大功夫,方显出粤点的精妙。

据金源国际大饭店制作粤点的张师傅介绍,传统的粤式茶点有所谓的“四大金刚”——牛肉球、虾饺、烧卖和叉烧包。不管是贵价茶楼还是平民茶肆,必有这四样招牌点心。粤式茶点与粤菜一样,博大精深,种类繁多,源远流长。按制造方法的不同,主要可以分为烘烤类、油炸类、蒸煮类,熟粉类。尤以变化多、口味多、选料精为特色,只一张糕点皮就分物理皮、化学皮、澄面皮和面包皮四类,馅料也分咸、甜、生、熟四种,让人惊叹它的每一个细节都有考究之处。

在张师傅的指点下喝了一次茶这才发觉原来“饮茶”的讲究原来颇多——
落座之后当然要先点茶。菊花清火、乌龙消食、茉莉芬芳、铁观音健身美容,一般茶楼必备这四种大众茶叶。吃喝中途应互相斟茶以示礼貌,当别人为你斟茶时,一定记得用手指轻敲桌面表示感谢。

入席虽则随意,但客人要待主人说“起筷”才开始进食。用餐时,手肘不可横抬、枕桌;不可“飞象过河”,即伸筷取远处碟子中的菜;不能“美人照镜”,将碟子拿起来倒菜;喝汤不要发出大的声响,餐毕碗中不要留食。

谨记饮茶礼仪后就可以开始享用美味的点心了:

头道来份“香芋肉松糯米卷”填肚子。将泡水几小时的泰国糯米蒸熟,然后拌以肉松花生等入冰柜冷冻一下,出柜切块,包以切好的芋片入蒸笼蒸熟即成。一口咬下去,有芋头的香、糯米的滑、肉松的咸鲜,肚子里的馋虫不被大大勾起才怪。

接着尝尝“招牌榴莲酥”。面粉起油酥混和,待开好后再包入新鲜榴莲,入烤箱烤制数分钟即可。新出炉的榴莲酥煞是诱人,外酥里嫩,既有面食的清香,又有榴莲的浓烈,两味并不相冲,融合得恰到好处。

连着来了两份米面点心,不由得想尝尝肉味了。“沙嗲金钱肚”是不错的选择,牛肚洗净蒸熟切条,浇上沙嗲再蒸入味,端出来洒点秘制酱油上桌,肚条略带一点韧性,咬起来鲜美微辣,再喝上口乌龙,是人生的至美享受。

三道点心一过就应该上主食了,粤点中的“排骨蒸肠粉”非常有特色。将米浆置于特制的多层蒸笼中或布上蒸成薄皮,卷成长条,因此也叫布拉肠粉。腌好的排骨置于肠粉上入蒸笼蒸透即成,粉面精莹剔透、口感柔韧但不粘牙,排骨也相当入味,咸鲜兼备。

上主食的同时也应该来份青菜,品种不拘,飞水断生后浇上蚝油或腐乳即可。

然后就到了“农家蛋挞仔”时间。同样的面粉起油酥,加入糖、奶后开好后成模,在凹处灌上蛋液入烤箱烤制而成。奶香浓郁,令人有一口一个停不下来的趋势。

略喝会茶聊聊闲话,肚子也填得差不多了,一招手上了最后一道甜点“鲜芒冻布丁”。新鲜芒果去皮切对半,表皮横竖数刀,浇上调和好乳胶粉的鲜牛奶,入冰柜冷冻两小时。一勺尚未进口已觉果香奶香扑鼻,更兼凉意嗖嗖,浑然忘却已近三伏天。

其实,点心的款色很多,甜的有奶皇包、马蹄糕、凉粉糕……咸的有排骨、凤爪、肚片、虾饺、萝卜牛杂、肠粉……每每至此时总恨人生无奈、肚量有限。

所以,如果时间允许,胃口愿意,钱包OK,我愿意一整天都把自己搁置于吃与准备吃的两极间——从早茶开始,直接进入午茶,然后链接到下午茶,再无需多言地“直落”到晚茶,夜茶。即便是梦醒后,依旧款款品尝我的小点心。

Comments (2)

Kidy:

嘿嘿,你应该经常自己出手才是!几时去饮茶,叹一盅两件?

totozi:

好呀,最近反正欠你一顿,不如吃茶去?

Post a comment

About

This page contains a single entry from the blog posted on 2004年07月18日 晚上10时43分.

The previous post in this blog was 一觉醒来发现自己成了香饽饽”.

The next post in this blog is 给兔子打电话.

Many more can be found on the main index page or by looking through the archives.

Powered by
Movable Type 3.33